这些天,军圈最热的话题,毫无疑问又回到了——004型航母到底动没动工?是不是核动力?
不夸张地说,咱这帮军迷还没开口,外媒就已经抢着掀盖头了。人家不但掀得快,还掀得讲究:动用卫星图像、专业解读,甚至连船坞里的一块“方形分段”都能放大、标注、测距……然后就开始“出口转内销”,我们这边军迷被吊得胃口全上来了。
那么问题来了,这个出现在达利安船厂的巨大分段,它是004航母的?是不是核动力的?咱们一步一步捋。
先说结论:八成真是,而且,很有可能是核动力。
为什么这么说?你看那块分段,宽度接近44米。这是啥概念?比福建舰还宽,比福特级还大。按照这种尺寸来推,004的排水量轻松突破13万吨,直接冲击“全球最大航母”宝座。
再往细节看,没烟囱。这就有点意思了——因为常规动力舰必然要有排烟系统,只有核动力不需要烟囱。这就和咱炒菜一样,家里装燃气灶得配抽油烟机,电磁炉就不用。这种“不冒烟”的大块头,难不成是蒸汽火车?肯定不是。所以外媒就大胆下结论:这是核动力航母的证据之一。
展开剩余66%而且之前不是还有弹射器分段被曝光?据说多达4条电磁弹射轨道,比福建舰还多一条。说明什么?说明这艘舰不仅个头大,甲板宽,调度能力还强。以后歼-35、空警-600上舰,妥妥一锅炖,一飞一个准。
说到这里,咱们就要回头看——为啥偏偏是在达利安?
达利安船厂是咱们国家造航母的“元老级工厂”,从辽宁舰、山东舰一路干下来,底子厚,图纸熟,工人手艺也练得透。而且更关键的是:这种13万吨的大块头,不是谁都能建,没点基建和产业链撑着,连龙骨都架不起来。
那问题来了,福建舰的娘家在南方,是常规动力。现在北方动起来了,很可能就是走**“一常一核、南北双舰”**的路线。这也符合我们国家一贯的“小步快跑”策略:不是瞎拼一口气搞核,而是稳稳当当地走,一步一个脚印。
你看美军那边,福特级二号舰从2022年拖到2027年都没搞定,啥问题都来了:电磁拦阻系统出问题,弹药升降机卡脖子……这哪还像个技术强国的节奏?一艘船修五年,硬生生变成“拖延王”。
再瞧俄罗斯那边,“库兹涅佐夫”已经快变“长征号”了,在船坞里七修八修,事故一堆,吊车砸了、起火烧了,干脆传出干脆别修了——堂堂航母大国,快连一艘航母都凑不齐。
反观我们国家,从辽宁舰“试水”,到山东舰“正名”,再到福建舰“跨越”,一艘比一艘先进,现在直接要上004核动力,坦白讲——这步子迈得真不小,但确实稳。
未来004如果真是核动力,能带来的不仅是续航力的提升,更是战略弹性的大升级。什么叫“随时部署”?什么叫“全球存在”?以前是靠补给船拖着,现在靠004自己就能顶着干。作战半径可能超过1500公里,舰载机出动量直接翻倍,歼-35、空警-600、反潜直升机,全体上阵。这要是一出海,整个太平洋都得琢磨怎么应对。
而且别忘了,核动力航母的“象征意义”更大。咱以前说美国是全球唯一有核航母舰队的国家,一听“核动力”就带着威慑光环。现在咱们一旦拥有,不仅是技术突破,更是打破“美军独占超级航母话语权”的重大转折点。
所以,达利安这块大分段,不是普通船壳,而可能是打开中国超级航母新时代的大门。
至于004到底啥时候浮出水面?它是不是核动力?用不用等官宣?咱觉得不急。答案,就写在达利安船厂的船坞里——你去看它每天多了多少钢板、拼起多少分段、装了几个弹射轨,那就是最靠谱的进度条。
总结一下:别被“专家热评”搞乱节奏,咱自己心里有谱——中国海军的这步棋,不走虚招,招招见肉。004不是传说,而是现实。它是中国从“近海防御”向“远洋存在”迈出的关键一跳。它可能是核动力,也可能不止是核动力。
但无论如何,它会让世界看清楚:中国的航母,不止步于福建舰,中国的蓝水力量,正一步步驶向深海。
达利安船厂,见证新时代。
发布于:河南省明富配资,股天下配资,股票10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